司馬錯與張儀同是秦王朝的謀士,一次,兩人在該伐蜀還是伐韓的問題上展開了爭論。張儀主張伐韓,他認為:“與楚、魏親善,也兵三川,堵住镮轅、緱氏的險塞,阻截屯留的羊腸坂道,魏國將切斷韓國自南陽出兵南下的道路,楚國將進逼韓國的南鄭,秦國則將往東進攻韓國的新城、宜陽,這樣,兵臨東,西二周之郊,懲罰二周的罪過,并且可以進入楚、魏之地。周室自知危急無救,一定會獻出九鼎、寶器。這樣,就可掌握九鼎重器、地圖、戶籍、控制周天子,號令諸侯,諸侯不敢不聽命,這可以建立王業(yè)。”
而司馬錯則主張伐蜀,他認為現(xiàn)在秦國地小民貧,可以從易處著手。蜀國是西方偏僻的國家,又是戎、狄的首領(lǐng),而且正有內(nèi)亂,趁此機會去進攻蜀國,如同豺狼追逐群羊一樣,不可錯過好時機。奪取了蜀國,可以擴充國土;取得了財物,可以富民整軍;不傷害人民,就可以征服蜀國了。所以攻下蜀國,而諸侯不會認為是暴虐;盡取巴、蜀之利,而諸侯不會以為是貪婪。這樣,我們一動就可名利雙收,而且又獲有禁暴正亂的美名,現(xiàn)在進攻韓國,則將威脅天子;而威脅天子,這具有壞名聲,未必有利,還會落個不義之名,何況這是攻伐諸侯所不愿意的,就太危險了。我請求講明這個道理:周,是諸侯的宗室;齊,是韓國的同盟。周室自知要失去九鼎,韓國自知要失去三川,兩國必定會通力合作,通過齊、趙去求楚、魏解圍,把九鼎送給楚國,把三川送給魏國,大王是無法阻止他們這樣做的。這就是他所說的“危險”。他認為,攻伐蜀國才是萬全之計。
這個歷史故事正如當下的市場競爭。俗話說,逆水行舟,不進則退。任何一家企業(yè)從誕生的那一刻起,就很難停下擴張的腳步,但什么時候是好的時機,該通過哪些途徑來實現(xiàn),卻是很多企業(yè)家困惑不已的重大問題。而《史記》中這則“司馬錯與張儀爭論于秦惠王前”的故事則給了現(xiàn)代企業(yè)家很多啟示。
圖難于易,力所能及。當企業(yè)力量還比較薄弱,還處在弱小的階段時,要小心謹慎,因為任何一場意外都很可能是一次滅頂之災。如同秦國一樣,要想擴張,就要攻打比自己還要弱小的蜀國,而不是擁有同盟的韓國。這樣不僅可以擴大自己的實力,更有把握去攻打比自己強的對手,而且風險更小,易于獲得成功。
上兵伐謀,利益最大。正如北京三元收購三鹿,沒人會說北京三元是趁人之危,反而會稱贊這是仁義之舉。而當時的蜀國內(nèi)亂,民眾受殃,秦國出兵伐蜀,不僅會輕而易舉,壯大自己的實力,而且解放了人民,名利雙收,諸侯各國也不會從中作梗。
堅守道德,簡單為上。秦國預謀滅韓,挾天子以令諸侯,必然會招致其他諸侯國的不滿,也讓秦國背上叛逆的惡名,而韓國和西東二周為了自保,必定會采取措施對應措施,最終鹿死誰手,也難見分曉,遠沒有伐蜀那么簡單和有效。
在經(jīng)過一番分析之后,想必你會從中悟出一些東西。故事的結(jié)局是這樣的:最后,秦王聽從了司馬錯的建議,出兵攻蜀,當年十月攻下,滅了蜀國,蜀王改名號為“侯”,惠王并派陳莊任蜀國的相國。蜀既歸服,秦國便更加強勵殷富,從而輕視諸侯。這樣的手段是現(xiàn)代企業(yè)可以效仿的經(jīng)典智慧,這樣的結(jié)局也是現(xiàn)代企業(yè)可望可及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