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夏交替的四川地級市資陽,天氣多變。但降溫和陰雨,還是沒能阻擋住中國西南最活躍經濟區(qū)域,吊裝用戶的熱情與期待。2018年4月23日,將近400位用戶,來到了“徐工G能大咖&新產品交接儀式”現(xiàn)場。
到場用戶的業(yè)務范圍、規(guī)模、設備不盡相同。其中既有已經開始“公司化”運營者,也有依靠零散數(shù)臺吊車積累第一桶金的“拼搏者”;既有跟隨上一輪熱潮涌入的新手,也有從業(yè)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“老司機”。雖然對市場的理解,對未來的規(guī)劃各有所取,但談及徐工G一代產品,出于意料的一致評價就是“產品真的好”。
顯然,這種口碑是徐工G一代產品銷售表現(xiàn)最好的背書
2016年4月,徐工起重機械在創(chuàng)在了“K系列時代”之后,再度以“G一代”推動中國起重機行業(yè),步入新的“技術”、“產品”時代。經過近2年的發(fā)酵和市場檢驗,徐工G一代產品穩(wěn)居“銷量增長榜首”——2018年至今,徐工G一代全系列產品,更是出現(xiàn)了“供不應求”、“暫時斷貨”的情景。
即便如此,用戶的熱情也沒有被削減——“寧缺毋濫”,“寧愿多等些時候,也要一臺好產品”,“就算比其他同類產品貴,也要買一臺過硬的設備”,已經成為當下用戶選擇的普遍價值觀,成為用戶需求升級最直接的寫照。
“我是春節(jié)后付的全款,定了一臺XCT25起重機;現(xiàn)在就等著能更快點提車了。”來自成都一對專攻地鐵工程項目的夫妻用戶說。
“我定了一臺XCT80的吊車。徐工的車就是好用,75噸相當于其他品牌80噸的產品。80噸相當于其他品牌更大的產品。等等還是值得的,畢竟人家也是給我一道道工序在檢驗者呢。”樂山一位對中國幾大品牌起重機產品如數(shù)家珍的老用戶說,而他已經付款預定的80噸起重機,也將成為樂山地區(qū)最大的幾臺產品之一。
好品質,給用戶體驗“上保險”
在“忠粉”眼中,徐工G一代產品最重要第一個特質就是——好品質。“不管是保修期內還是保修期外,徐工的吊車基本上不會出現(xiàn)大問題。只要保養(yǎng)到位,車子用的時間比別的品牌都長都好。我觀察計算了一下,只要我把平時的保養(yǎng)都按照廠家要求做了,那么我的車子,可以比別人多用十年,而且用起來效率絕不比新車低。”資陽最大的吊裝用戶這樣評價,也是這種表現(xiàn),讓他在短短幾年時間內,完全成為徐工品牌的忠誠用戶。
“好評價”和“高口碑”來自于對產品、技術和制造體系的深耕
中國起重機行業(yè),徐工是“常勝之軍”——幾十年的市占率第一只是“表現(xiàn)”,內里對應的,是徐工在研發(fā)投入上的“長期領先”。
對于技術,徐工起重機一貫敢于下重注。從十幾年前就已經掌握和投入應用的U型截面吊臂、橢圓形截面吊臂、單缸插銷自動伸縮技術、底盤懸架技術、多軸多模式轉向技術、自動組合平衡重技術,到此后的變幅副臂技術、超起技術,再到臂架折疊系統(tǒng),以及先后三度獲得中國國家級知識產權最高級別榮譽——中國專利獎的“組合式自拆裝平衡重裝置”、“六軸汽車底盤起重機及其轉向控制系統(tǒng)”和“起重機及其吊載自動控制系統(tǒng)”,徐工起重機械借此一直穩(wěn)立中國起重機行業(yè)技術最高峰,并步步走向全球產業(yè)創(chuàng)新高地,成為和德系對手齊名的“創(chuàng)新者”。
過去十年中,徐工在創(chuàng)新上的投入逐年激增,總計接近50億元。國家級技術中心、全球寫歐婷研發(fā)體系,業(yè)內唯一智能制造國家重點實驗室等,讓徐工起重機械在“技術革新和引領上”,手握扎實底牌。

制造體系上,徐工亦在追求“大而且強”的目標。作為中國甚至全球工程機械產品,尤其是起重機出貨量最大的企業(yè),徐工一直在制造體系上導入最領先的技術。被《大國重器2》聚焦的“全球首條智能轉臺生產線”,恰是此方面最好的體現(xiàn)。在一條100米長的起重機轉臺智能生產線上,有168個固定點——每一個固定點都能夠精準地“卡住”一種轉臺攻堅,而18道工序也在這個平均不到一米就分布一個固定點的“百米賽道”上,“一鼓作氣,一呵渾成”。行云流水之下,徐工起重機械拔得日產40臺起重機,產量全球第一的頭籌。
在硬實力之外,決定“徐工品質無法復制”的另一個關鍵因素是“人”
徐工起重機械事業(yè)部,“產品質量”的總經理工作范疇內最重要的一個KPI指標——也就是說,徐工每一臺起重機的質量,都是總經理在嚴格控制的。做到這點,徐工起重機械內部,無論是每周的專題質量會、每月的產銷平衡會,總經理都會親自督導,甚至深入到質量預防管控、質量過程管控和質量問題追溯等具體工作中。
